如何对孩子延迟满足,提升孩子自控力和忍耐力

网络整理

近年来又从国外漂过来一个词叫“延迟满足”,它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,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。实质上就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,当孩子提出需求时,家长不要立刻满足,而是要延迟。不少父母坚定不移地推行该项法则,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。

如何对孩子延迟满足,提升孩子自控力和忍耐力!

比如,当孩子想要买个玩具的时候,父母会故意拖延一段时间在给,孩子为此大哭大闹;或者当孩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候,父母却先要求他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后,再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。几番折腾下来,家长发现孩子并没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,他只是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,和家长玩捉迷藏,亲子关系也开始疏离了。孩子没能从父母这里得到足够的安全感,因而也缺乏自信和独立性,得不偿失。

之所以造成这种后果,是一些家长被“延迟满足”所展示的美丽未来给冲昏了头脑,难免有些急功近利。他们过于程式化地学习和训练延迟满足,而没有注意到延迟满足的条件,从而陷入了先进育儿理念的“坑”,断章取义或凭个人想象来弥补功课,结果自然不理想。

后续针对这些孩子的跟踪研究表明,当初那些“忍耐力更强”的孩子,也就是能够忍住15分钟不吃糖果的孩子,在后续的学业表现中会更加出色,后续取得的人生成就也相对较高。人们因此得出结论,具有自控力,懂得做出明智选择并坚持到底的孩子,将会有更好的未来。

长达数十年的跟踪实验得出的结论,让世界都为之欢呼,但盲目模仿的父母,却忽视了该实验的限制条件,从而“入坑”交了不少智商税。该实验最大的缺陷在于,棉花糖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生活必需品,换句话说,吃糖他们会很高兴,不吃好像也只会一时有情绪,并不影响更多。

就像有的网友说的那样“可能忍住的孩子压根就不喜欢吃糖”,或者“她家很富有,不屑于吃糖,她有很多其他的零食可供选择”。这类说法难免有杠精的嫌疑,却也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,那就是父母是否需要对孩子的一切都实行“延迟满足”,还是仅限于棉花糖这类可有可无的东西?

宝宝饿了,让他忍着,以此来训练他的抗挫折能力吗?听上去像个笑话,但现实中就有这样的父母,在做着类似的事情。延迟满足也是有条件的,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。

1、 年龄限制:三岁前和三岁后区别很大

三岁前的孩子,还是个小娃娃,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,抗挫折能力更是无从谈起。饿了就吃,困了就睡,看到好玩的就想要这再正常不过了。父母的延迟满足用在三岁前的娃身上,只会减少他们的安全感,并变得脆弱不堪。三岁后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独立性的增强,父母才可以尝试使用延迟满足法,以三岁作为一个界限是比较合理的。

2、 本质分析:看是否为娃合理需求

并非孩子提的所有要求父母都要做延迟满足,如果是娃的合理需求,甚至是基础需求,例如以上说的饥饿时对食物的索求,疲倦时对休息的渴求,这都应是无条件得到父母满足的啊,并不能用来作为训练对象。像玩具之类的取舍,才可以这样教育。再比如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,孩子有兴趣,有天赋,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实在看不出延迟能取得什么教育效果,只能理解为故意拖延。

3、 环境支持:保持一贯性格外重要

在给孩子做延迟满足这件事时,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父母往往对孩子严格要求,按照新潮的理念来施行,但到了老人那里完全失灵了。多数老人都是第一时间给予孩子满足,回到父母身边却又变了样,环境和标准的变化让孩子无所适从。所以如果能坚持,不妨选用这种方法,如果已经能明显预料到会出现断层,那就说服老人和你保持一致,否则干脆别用。

4、 分寸把握:不主张孩子过分自控

延迟满足注重对孩子控制力的培养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过度压抑自己的欲望,过分自控。过分自控的孩子会变得不快乐、抑郁,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延迟满足,会加剧他的挫败感和自信心。如果一个孩子总被要求做延迟满足,那么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会非常低,最可怕的是当一个人过于理性,缺乏激情时,他很可能也就丧失了创新和突破的能力。如果孩子做得好,就应该得到家长及时的鼓励,赞许不延时,才能给孩子更大的动力。

为什么要延迟?家长最好能面对面地给孩子一个合理解释,而不是自己单方面地下狠心要做这件事,良好沟通很重要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,延迟满足,要求不仅有延迟,还有满足。有的父母虎头蛇尾,或者言而无信,答应孩子结果却没有做到,那就是打着育儿的幌子“招摇撞骗”了。想要延迟满足有好的效果,最后的付出也很重要。家长制定好规则,孩子严格执行时就要兑现承诺,形成正向反馈。

最后,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是,对延迟满足法的训练不宜过频,棉花糖实验偶尔为之就可以。该方法是想训练孩子的自控力、忍耐力,如果您的孩子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,并且自控非凡,那该方法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。

须知,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,家长在选择国外的一些育儿方法时也要从实际出发,盲目照搬只会坑娃。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些错误的做法还有纠正的机会,一旦性格已经形成,再想改正就难了。家长千万别一听“先进的”、“国外的”就头脑发热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在探索路上有迷雾有荆棘,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,来看清这些育儿方法的前后因果关系,再训练也不迟!

®211学习网™ | 版权所有 | 若非注明 | 均为原创™
㊣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: 如何对孩子延迟满足,提升孩子自控力和忍耐力 - 211学习网 +复制链接
㊣ 本文永久链接: 如何对孩子延迟满足,提升孩子自控力和忍耐力